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点击了解详情
康复工作是残疾人事业永恒的主题。5年来,南岸区残联以健全康复工作网络为基础,实施康复工作为核心,组织康复救助为重点,开展残疾预防为补充,狠抓康复工作的落实,使一批残疾人身体功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和恢复。残疾人康复工作基本形成了以社区康复为主,以医疗(机构)康复为辅的格局。
全区68个社区建立了30平方米以上的康复室,配备1.5万元以上的康复器材。并以此为依托,开展了低视力残疾人的功能训练、肢残人的辅助行动训练、弱智儿童的教学知识训练。
南岸区利用社会资源,依托医院、社区,不断加强康复基地建设。2007年,成功创建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2009年,该区进一步拓展康复机构覆盖面,依托重庆华运现代农业公司,在广阳镇新六村建立了占地300亩,集现代种养殖为一体的“南岸区扶贫基地”和“南岸区精神残疾人农疗基地”,解决了迎龙、广阳两镇15名精神残疾人的扶贫和农疗康复问题;与市第五人民医院合作,建立了南岸区康复中心,业务用房面积1500多平方米,为视力、听力、肢体、智力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与南岸区四院合作建立了精神残疾人托养中心,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解决了重度精神残疾人托养难的问题,目前有32名精神残疾人长期托养;与南坪街道合作,在南坪东路社区,建立了面积420平方米的启明星儿童智障康复托养中心,托养智障孩子31名;与海棠溪街道合作,建立了向日葵自闭症儿童康复托养中心……
该区建立健全了“白内障无障碍区”康复长效机制,对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做到发现一例治疗一例、治疗一例康复一例,5年来,使32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2009年初,南岸区成功创建为全市首批6个“白内障无障碍区”之一。
在今年3月,南岸区残联率先在全市开展“康复器材进家庭”活动,为1300多户残疾人家庭发放了康复器材。在南岸区精神病康复托养中心,对于贫困精神病人,每年至少为430人以上进行服药。对低保户中的“四无”重度精神病人实施托养,实行包吃、包住、包医、包康复的“四包”措施。
5年多来,南岸区残联共为各类残疾人配发辅助器具1668件,实施中国残联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20名。为全区聋儿配置助听器,发放率达100%,儿童100%接受康复训练。
教育援助
保障入学全覆盖
南坪街道的低视力残疾人杜小玉(化名),父母是低保户,家境比较困难,今年考取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本科后,却无力承担高昂的学费。杜妈妈无奈之中来到南岸区残联,残联负责人在了解事情的经过后,马上决定采用预支的办法把学费交到杜妈妈手中,并鼓励小玉好好学习,自强不息。
区残联2009年制定了大学生救助办法,对残疾人本人考上大学的,全额减免学杂费,直至毕业;对考上研究生的残疾人实行3000元-5000元的资助。此外,残疾人子女考上大学,区总工会或区还给予3000元的救助,从而实现了残疾人教育全覆盖。
在残疾儿童入学方面,区残联坚持教育一视同仁的方针,遵循残疾儿童教育侧重智力开发和学以致用的原则,组织开展了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微弱智儿童的随班就读、聋哑残疾儿童的中国手语教育、盲童的汉语双拼盲文教育和教育救助活动。2006年以来,组织463名盲、聋哑、弱智等残疾儿童进行了医疗测试鉴定;组织390名残疾儿童与健全儿童一道随班就读,全区接受特殊学校教育的残疾学生达到500多人,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达到122人,在蒲辉小学、上浩小学开设的2个培智班,选配具有爱心和奉献精神、热心残疾人事业的教育工作者,使盲童和弱智儿童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同时,还掌握了盲文、手语、按摩、器乐等特殊技能,全区“三残(智残、视残、听残)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均保持在100%。
就业援助
生活质量大提升
要真正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解决就业是关键途径。南岸区残联通过平时推荐与召开专场招聘会相结合、基层推荐与残疾人服务中心推荐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区残疾人服务中心、区劳动局职业介绍所、街镇残联,向福利企业、社会单位推荐残疾人就业等多种方式和渠道,来保障残疾人就业。
5年来,南岸区残联通过委托、推荐、专门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对残疾人进行上岗培训、岗位培训、新知识新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共举办盲人按摩、电脑、美发、小家电维修等技能培训25次,参与者918人次,基本做到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就业,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对于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区残联给予2000元开办费,每年约有30人成为个体经营者。5年内,发放自谋职业扶助金达到63万元。对于残疾人创办微型企业,政府给予每人3万元-5万元的启动资金,从去年至今,共创办微型企业47个。为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区残联与重庆华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建立就业基地,发展果蔬、花木种植、家畜、水产养殖等现代农业生产项目,为残疾人提供了养鸡、养鱼、除草等简单劳动岗位。同时,全区机关事业单位留出指标公开招聘残疾人,目前,南岸区房管局、区残疾人服务中心、区信息中心等机关事业单位已先后解决了20名残疾人就业。
法律援助
维护权利办实事
南坪街道辖区居民何安福是一位肢体残疾人,现已70多岁,对20年前的一起劳动纠纷提起过诉讼,因过了诉讼时效,上诉多年问题都未得到解决。2008年,何安福找到南岸区残联领导,请求予以帮助。在南岸区残联的协调下,对方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为何安福解决了16000元的生活补助费用。
2006年以来,南岸区率先建立了法律援助中心、街(镇)法律援助站、村(居)法律援助点“三级联动”的残疾人法律援助网络体系,为有需求的残疾人发放了法律援助卡,畅通了政府与残疾人的沟通渠道,为贫困残疾人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贫困残疾人凭区司法局、残联制发的“南岸区残疾人法律援助卡”,在区法律援助中心享受法律服务,做到应援尽援。5年来,南岸区对接收的57件残疾人来信妥善处理,并接待来访残疾人1253人次,对涉及参与社会生活、医疗、企业改制、城市拆迁、农村征地、农转非等方面的问题,均做到了妥善回复和处理,此外还回复了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意见。2007年,南岸区残联与区劳动、社保等部门多方协调,为玄坛庙皮帮组13名残疾人职工争取办理了养老保险,解决了残疾职工的后顾之忧。
南岸区残联通过深入企业、基层、社区、村社、家庭,去了解残疾人的疾苦,维护残疾人的权益。在城市拆迁综合整治、农村征地、企业改制、三轮车整治、个体私营企业发展、邻里纠纷解决等工作中,区残联均派专人现场全程参与,来维护残疾人的权益,维护了社会稳定。
文艺援助
自强自立添光彩
今年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在南坪响水路社区,一群盲人正在“看”电影。屏幕上闪动着精彩的画面,重庆工商大学的助残志愿者根据电影的情节绘声绘色地给他们讲解电影内容。5年来,残联坚持以宣传工作为主线、文体活动为中心,推动扶残、助残活动不断发展。在“国际盲人节”、“国际聋人节”、“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各类残疾人重大节日中,开展盲人卡拉OK比赛、肢残人趣味运动会、聋哑人钓鱼比赛、智残和精神病人心理知识讲座等各类活动,为残疾人捐书、捐助听器、发放轮椅。区残联还为每个街道的残疾人订了80份《重庆日报》,帮助他们了解时事政策。
近年来,南岸区开展了“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参与的社会单位更多,活动内容更实、更细、更具体。2008年开展了系列活动为残疾人捐赠60台轮椅,以“牵手残疾人,走进奥运会”为主题的首届残疾人趣味运动会得到残疾人的广泛支持和踊跃参与,获得一致好评。2009年开展了系列活动组织300根盲杖无偿捐赠贫困盲人;开展了“绽放生命光彩”残疾人摄影比赛,展示了残疾人热爱生活,自立自强的风貌;成立了南岸区聋人足球队。2010年以来,区残联多次组织开展了“无障碍体验活动”,邀请志愿者来体验残疾人的生活,推进无障碍设施改造开展,以方便残疾人出行。
2008年,区残联依托重庆特殊教育学校,在重庆市率先成立“残疾人艺术团”,培养文艺专业人才,并在每年春节、国庆等传统节日,到社区、街道、基层、进行文化宣传活动。区残联注重挖掘有艺术天分、艺术潜质的残疾人,送其到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培训学习,并聘请社会上专业老师辅导,从而涌现出一大批文艺、文化、体育方面的优秀人才。
今年26岁的盲人祝艳媚,2002年从市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考入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音乐表演系本科,2006年毕业回到市特教学校做声乐老师,在2009年亚洲艺术盛典中国总决赛声乐民族唱法中获金奖,在2010年全国盲人声乐、器乐大赛中获声乐组三等奖。
陆劲西,一位行走不便的女孩。2008年区残联公开招聘时,她进入了南岸区残疾人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康复和办公室工作。2010年6月,在上海世博会期间,陆劲西参加了由中残联举办的“生命·阳光礼赞”征文活动,其作品《坚强的生命》,以散文的形式讲述了一位残疾女孩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立志成才的动人故事。同年,此文章收录进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丛书之一《生命阳光礼赞》一书,由华夏出版社出版发行。
肢残作家高铭,家住南岸区南坪紫金街,现为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文学院创作员。199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现已出版《谍影重重之上海》、《虹情》等长篇小说。
家住弹子石街道泰昌巷60号的刘炬峰,71岁,肢残,从小酷爱艺术,对书画、剪纸尤其喜爱,在参加区残联举办的剪纸培训后,在全国“特殊人才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三等奖。
残疾人余海,在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上,硬地滚球项目获个人第三名……
康复援助
贴心关爱残疾人
2006年,率先在南岸区电视台开通手语节目;
2007年,率先在重庆市实施残疾人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八簿八册”;
2008年,率先在重庆市成立残疾人艺术团;
2009年,率先在重庆市对残疾人大学生实施全额救助直至毕业;
2011年,率先在全市开展“康复器材进家庭”活动;
2011年,率先在全市开通盲人引路人系统;
医疗救助:对低保户三、四级残疾人门诊救助由100元提高到200元,一、重度残疾人门诊救助提高到500元,高于全市水平;
危房改造:提高改造标准,改善残疾人的居住环境,为42户农村贫困残疾人新建或维修房屋6725平方米;
无障碍设施进家庭:去年以来,已完成109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
南岸区残联加强残疾人队伍建设,从业务培训、制度建设、人员配备等入手,规范街(镇)残联、村(居)残协工作,促进了组织联络工作的开展。2010年5月10日,南岸区代表重庆市接受了“全国残疾人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检查验收,获得好评,基层残疾人工作“八簿八册”成为全市蓝本;同年10月25日,全国残联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在重庆召开,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南岸区南坪街道白鹤苑社区的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情况,获得与会代表好评。
“十一五”以来,南岸区残联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残联的指导下,以创新的精神,全面实施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法律、文艺“五大援助”,各项残疾人事业发展目标全面完成。
上一篇:为什么自闭症儿童会逃避眼神交流
下一篇:诊断自闭症的正规流程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凡事护着就怕出什么事。家长除了处处护着孩…